讲座主题:
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与美学启示
主讲人:陈岸瑛
时间:2021年5月17日
地点: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主持人:毛秋瑾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艺术理论、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与相关文旅产业。
讲座回顾:
2021年5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应邀来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发表演讲,讲题是“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与美学启示”,讲座由我院设计与美术史论系主任毛秋瑾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陈老师借助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来谈他对艺术美学的思考。陈老师将艺术分为传统艺术、美的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和当代艺术四个类型,前者产生于前现代社会,后三者产生于现代社会。在非遗保护实践中,陈老师近距离接触了活态的传统艺术类型,意识到它们与现当代艺术类型的不同。受此启发,他试图建构一个能够用来解释古今中外艺术现象的“统一场理论”,通过返归传统来超越现代性。他认为,可以摆脱缠绕在现当代艺术类型上的各种观念形态,从最基本的五要素来认识和评价艺术作品:“材料、工艺、功能、形式、形象”。
在本次讲座中,陈老师借助非遗保护实践案例,既谈到了从材料、工艺和功能入手的传统工艺创新,也谈到了传统工艺创新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内容”和“形象”因素。从“形象”问题出发,他对现代型艺术理论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分享了他打通传统与现代、建构统一场艺术理论的设想。
他回顾了艺术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历史纠纷,现代主义对形象的清除以及现实主义对形象的强调。在一个新的理论基础上,他对这些关系到艺术评价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做出了别出心裁的回应。他指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题材和主题是在世代传承中经过无数次锤炼后才交到工匠手中的,而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创作”,其题材和主题并未经过这一锤炼过程。传统艺术积淀和形成了大量的“经典形象”,这些形象作为“活形象”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黑格尔等古典美学家曾探讨“活形象”问题,认为“活形象”作为灌注了生气的经典艺术形象,主要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摹仿。陈老师认为这一观点受到“现代性”的束缚。事实上,在黑格尔生活的年代,艺术中的大部分经典形象并不来自于日常生活,而是来自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陈老师以荷马史诗和格萨尔史诗为例,讲述了经典艺术形象跨媒介生成的过程。在艺术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神和英雄的形象起先出现在口头传说和典籍中,继而出现在歌舞、戏剧、雕塑、绘画等不同的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中,成为一种在跨媒介、跨地域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形象。
陈老师说,虽然现代主义艺术追求纯粹,致力于清除艺术中的非艺术成分,也即题材、主题、形象、内容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离不开形象。形象在艺术之外的商品消费和大众文化产业中生成。波普艺术是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到村上隆和kaws的当代艺术家,对当代生活中的“活形象”(商品包装、大众明星、卡通形象等)进行复制、挪用,在大众传媒中找到了艺术重新进入世界的渠道。
陈老师以佛山祖庙及佛山非遗项目为例,显示了传统艺术中的“活形象”在现代环境中活态存续的可能性。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单向度的现代生活开启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使得生活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和魅力。在讲座最后,他留给同学三个思考题:
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
艺术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想和哪些形象生活在一起?
提问与互动环节:
毛秋瑾老师对陈老师讲座进行了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毛老师认为,陈老师从艺术学理论和艺术哲学出发,对传统艺术至当代艺术的概念及现象进行了评析,能够体现出陈老师在理论建构方面的深入思考。毛老师谈到,如何看待艺术与设计,怎样从一个维度,用统一衡量的标准去看待不同艺术种类?实用艺术也好,纯艺术也好,有没有可能有一种模式去分析它们,陈老师给予我们启发性思考。
王拓老师谈到,关于材料、工艺、功能等问题,也是当代民间手工艺面临的问题。王老师从对宜兴紫砂壶的研究出发,简要谈了自己的感受。
李精明老师则认为,陈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艺术门类的思考角度,如何从传统手工艺、非遗的角度去看待纯艺术。他还认为,陈老师的观点给予我们启示,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价值和特点,不应只从纯艺术角度去衡量它们。
最后,陈老师再次强调“材料、工艺、功能、形式、形象”五个维度可以作为同学们研究艺术作品的切入角度和方法论。
图文:设计与美术史论系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21年5月20日